一、麻醉护理毕业后教育的发展现状
美国早期的麻醉护士教育均为毕业后教育。最早的提供证书的麻醉护理毕业后教育始于1909年,麻醉护士Agnes McGee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St. Vincent医院成立第一个麻醉护理学校,学制6个月。随着100多年的发展,当前的美国麻醉护理毕业后教育已经非常完善,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内容和资格认证上均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我国麻醉护理毕业后教育起步较晚。2007年,泰山医学院开始麻醉护理毕业后教育,培训对象主要是:麻醉护理本专科毕业生、品学兼优的普通护理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在职麻醉专科护士、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非麻醉专科护士。2009年,高等麻醉学教育研究会在第七次全国麻醉与复苏进展学术交流会上达成共识,正式成立麻醉专科护士资格培训委员会,确立对临床麻醉护士的培养采用继续教育模式,并在江苏、山西、山东、广州、湖北等多地开始进行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尝试,进一步推动了麻醉护理事业的发展。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获批IFNA麻醉护理培训基地,成为首个加入IFNA的培训基地。2017年,南京明基医院也通过了IFNA的麻醉护理培训基地认证。2017年12月12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为麻醉护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2019年,南京明基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太阳成集团tyc151cc附属医院等相继开办麻醉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了麻醉护士人才队伍建设。
二、我国麻醉护士的培养
(一)现阶段麻醉护士培养模式
我国当前麻醉护士培养模式主要为科内培训,具体包括“师承”方式、短期培训、科室轮转、进修学习和专科护士培养。其中“师承”方式主要针对新入科护士,通过由“师傅”来“传、帮、带”的方式,能够掌握一定的麻醉护理操作技能,但缺系统理论学习和规范训练;短期培训主要是按照科室或护理部组织的系统化理论和实践培训课程,可让进入职护士短时间内掌握基本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科室轮转主要是轮转相关科室,如外科、ICU、急诊等,使其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及危重病抢救;进修学习主要是针对工作三年以上,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到相对较好的医院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并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带回科室;专科护士培养目的主要是培养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丰富、专科护理技术及专业知识扎实的高级护理实践人才,是一种进阶式的精英人才培养方式。对于麻醉护理人才的培养,培养形式是交叉进行的,而非单一某种形式。
(二)麻醉护士的主要工作职责
美国麻醉护士的工作职责主要是:麻醉前的评估与准备;麻醉的实施、维持及麻醉意外的处理;麻醉后护理;围麻醉期护理及其他临床支持。麻醉护士独立或在麻醉医师的监管下完成很多常规麻醉及麻醉相关技术工作,相比国内麻醉护士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美国麻醉护士更体现了专业性,实现了专业人员专职化。
我国现阶段麻醉护士的主要工作职责内容:
1. 麻醉药品的管理
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管理制度。每日早晨根据手术通知单准备当日手术用药,做好发放登记并签名。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交回毒麻处方、空安瓿及剩余药品,将剩余药品办理退库手续。所有麻醉和精一类麻醉药品均应在药局备案,放置在带有摄像头监控的保险柜内,由两名麻醉护士各一把钥匙双人双锁管理。
2. 麻醉设备的维护
(1)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麻醉科仪器比较多,如麻醉机、监护仪、注射泵、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血气分析仪等,任何一台机器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麻醉手术的正常运行,因此建立仪器使用档案登记制度至关重要。每日使用前对仪器进行检查,有异常情况及时登记、汇报、报修,保证仪器正常运转。每日术后,麻醉护士对所有仪器进行常规清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仪器表面及心电监护仪导线。
(2)麻醉器具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全身麻醉所用的呼吸回路、麻醉面罩、气管导管、喉罩一般为一次性的,不需要清洁消毒。而其他非一次性器具,如普通喉镜片、纤维支气管镜,根据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的管理规定,使用后应先用清水清洗,然后根据器具要求的消毒灭菌方法再做相应的消毒灭菌处理。
3. 麻醉耗材的管理
(1)高值耗材的管理 术前1天根据手术通知单和麻醉医生的要求准备相应的高值耗材,如中心静脉导管、双腔气管导管等,并做好发放登记。术后查看未使用的耗材加收费数量是否与发放时一致。
(2)普通耗材的管理 每个手术间设有普通耗材管理柜,每天根据“左拿右放、前拿后放、上拿下放”的原则补充基数,定期检查有效期。每周根据手术量和耗材的使用情况向医工科进行申请,确保耗材充足。
4. 术中麻醉配合: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检查麻醉机和监护仪,监护患者;准备麻醉物品和药品,全麻时协助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时辅助椎管内穿刺和神经阻滞穿刺。麻醉期间,麻醉护士可以协助医生密切监护和记录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汇报麻醉医生并和麻醉医生一起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麻醉意外,避免延误救治,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填写麻醉相关记录单。
5. 麻醉恢复室的管理:麻醉护士每日做好仪器维护,并掌握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对呼吸机和监护仪显示的数据能做出初步分析,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给予基本的抢救措施,并同时通知麻醉医生。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麻醉复苏和气管拔管,并护送患者回病房,对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教会其或家属正确使用方法。
6. 麻醉术后随访及镇痛泵随访,完善麻醉记录单
每日去病房观察前1天麻醉后的患者,了解全麻术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声带发声情况,是否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了解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和感觉恢复情况。反馈患者和家属对麻醉的意见和建议。对有术后镇痛泵的患者,观察使用镇痛泵后的效果,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麻醉医生,并做处理。查看患者病历,填写术后随访单,并检查其他麻醉相关记录单,如有遗漏通知相关的麻醉医生补充完整。
综上所述,国内麻醉护士的工作主要以麻醉前药品、器械的准备;麻醉中配合麻醉诱导和监测;术后镇痛泵的药物配置及麻醉恢复室患者的护理为主。我国仍没有正式的麻醉护士工作范畴的相关规定,各地区麻醉护士工作范畴、工作职责不尽相同,导致麻醉护士培训和管理的混乱局面
(三)我国麻醉科护士的培养建议
1. 以教育促进临床护士麻醉护理能力提升
(1)加强职后护理教育 麻醉服务领域是一个高风险地带,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沉着操作、严谨沟通等。目前,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毕业的护理专业学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对麻醉护理领域的相关知识接触甚少,毕业后如直接进入麻醉科工作,会增加相关护理风险。因此,医院有必要针对通用知识和专科能力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建立岗位胜任力标准,确立经护理岗位培训合格后使用人才的机制,以满足当下临床对麻醉护理人员的急迫需求,降低临床护理风险。
(2)开展麻醉护士进修班 各医院麻醉科应依据自身能力和优势开设麻醉护士进修班,在自我教学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还可为地方麻醉护理人才培养贡献力量。进修班课程设置应合理,授课教师必须是临床麻醉护理工作、管理教学、护理科研的骨干力量,对于进修学习的学员应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进修结束应有具体的考核指标,以保证进修班的培养质量。
(3)发挥行业学会或协会等机构的培训职能 卫生行政机关或护理学(协)会等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设立麻醉护理培训项目及培训基地,使麻醉科护理人员能较为系统地学习麻醉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麻醉护理管理和跨学科沟通技能,以解决临床麻醉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短缺的困境。
2. 以先进管理理念优化麻醉护理管理
目前,我国麻醉科护士的管理多采用医护协同管理的模式。但麻醉科主任与护理管理人员对麻醉护理质量认同度存在偏差,麻醉科护士与麻醉医生对麻醉科护士的角色期望也存在差异,使麻醉科护士的定位和工作职责仍有争议。与此同时,麻醉科护士的人力资源和任职需求也在探索中。麻醉科护士作为新生群体,其工作体验、工作压力与应对、工作满意度也逐渐被重视。临床中应结合实际建立麻醉护理管理系统。从科室管理体系而言,麻醉护理与麻醉医疗是两个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学科,当麻醉学科发展迅猛,就会更期待麻醉护理学科的发展;相反,如麻醉学科发展迟缓,其理念上接受麻醉护理可能还是一个问题。麻醉科护士的管理仍在探索中。因此,在各专业学科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转型与如何融合、发展同等重要。这就需要相关学科带头人有强大的使命感,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带领学科团队共同成长。
3. 以科学思维指导临床麻醉护理实践
麻醉护理作为一个新型学科,除要求相关人员学习麻醉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外,在实践中运用科学思维审视麻醉护理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发挥护理学和麻醉学的学科交叉特点,在借鉴国外麻醉护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和提升国内麻醉护理实践,更好地运用循证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发展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结构的麻醉护理队伍、使护士重新走进麻醉服务领域,是国内麻醉护理人需要思考和努力的。同时,建立不同层次的麻醉护理学术团体或分支机构也是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临床麻醉护理实践的有力保障。相关团体或机构可以作为临床麻醉护士思考、总结、再学习和研究的催化平台,促使麻醉护理的持续发展。
4. 完善麻醉科护士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同时,要求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目前,麻醉科普遍存在麻醉护士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麻醉护士数量和素质难以适应麻醉学科发展与围麻醉期护理实践需求等问题。麻醉护士的工作不能不仅仅局限在 麻醉后恢复室、疼痛访视及管理、药品等工作,医院要充分认识到麻醉科护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支持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术间工作,以满足麻醉学科的快速发展与临床工作需求。
5. 麻醉科护士应致力于向麻醉专科护士转变
虽然麻醉科护士逐步发展,但无论在职责定位还是岗位设置上,麻醉科护士还是有别于病房护士。作为独立的、新兴的发展群体,麻醉科护士必然需要提高其专业内涵,走专科护士的发展道路。未来麻醉科护士可结合专科护士的发展要求,将循证护理等先进理念融入麻醉护理中。同时,探索适用于麻醉科护士使用的研究工具等,以提高麻醉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更为安全、优质、高效的围麻醉期护理。